资讯 · 信息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

媒体重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重医  >  正文

重庆日报:重庆医科大学科研团队在《自然·医学》发文 :万州区防控新冠肺炎措施可为秋冬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发布时间:2020-12-02阅读量:[]

重庆日报全媒体讯(首席记者 李星婷)11月30日,重庆医科大学团队及杭州浩博医药有限公司共同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医学》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中国万州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有效性》的论文。研究从流行病学研究的视角,系统梳理、分析了万州区防控新冠肺炎措施的有效性。该研究成果有助于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应对新冠疫情时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数据,截至12月1日,全球确诊病例累计超过6360万例,死亡超过147万例。在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我国实施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使疫情得到控制,目前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

从今年2月16日起,由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教授领衔的团队,在重庆市万州区启动了防控新冠肺炎紧急科研课题的研究。团队与万州区疾控中心合作,通过分析万州区1月21日至4月10日发现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密切接触者共2172人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流行特征、传播能力及相关防控措施的效果等,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总结。

重庆医科大学在万州区太平乡进行新冠肺炎病例采样等工作。(学校供图)

团队首先追踪了万州区新冠肺炎的传播过程。“万州区的新冠疫情由45例输入病例引起。”黄爱龙介绍,团队通过梳理发现,这些一代输入病例共在万州传播了4代,大部分传染发生在1月23日武汉封城之前。

“在万州所有确诊的病例中,33.7%为无症状感染者,66.3%为确诊患者。”黄爱龙介绍,团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万州区每个一代输入病例平均传染了1.64个病例。但随着万州防控措施的加强,二代病例平均只传染了0.39个病例;三代病例则平均只传染了0.31个病例,这凸显了万州防控措施的有效性。

其次,团队分析了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的异质性。“万州输入的确诊病例有43%没有传染其他人,23%的确诊病例传染了4至7个人;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78%未传染其他人。” 黄爱龙介绍,这说明随着代际的增加和防控措施的严格,万州区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大部分没有再传染其他人。

团队的研究还发现,与新冠肺炎病例的接触方式决定了被感染的可能性。“频繁和长时间(8小时以上)接触患者,以及在患者感染早期(5天内)与其接触,是感染新冠的决定性危险因素。” 黄爱龙总结道。

黄爱龙表示,团队通过复杂网络模拟发现,如果万州在没有任何防控措施的干预下,新冠病例数量将随着时间推移激增,在1月30日达到每日新增近4万病例,总病例数将接近56万人。

但重庆市于1月24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万州区也采取了包括隔离、戴口罩、对密接者进行追踪和大规模检测等有效的新冠防控措施,有效、迅速遏制了新冠疫情在万州区的传播。

“万州区总人口为174万人,国内有47个城市与万州总人口数相当;万州区人口规模与国外一些中型或大型城市也相当。”黄爱龙表示,万州区新冠疫情防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可以为秋冬新冠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应对措施的依据。

11月30日,团队研究成果在《自然· 医学》在线发表。石丘玲、胡耀月、彭斌、唐晓君等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黄爱龙、杨成勇和邱景富为共同通讯作者。

链接》》

这是重庆医科大学第4次在《自然·医学》发表关于新冠肺炎研究的论文。此前的3篇研究论文分别为:

4月29日,重庆医科大学及重庆大学等多单位合作,在《自然 ·医学》在线发表题为《新冠肺炎患者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免疫应答反应》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285例新冠患者对新冠病毒的急性抗体反应,系统分析新冠病毒感染后机体抗体产生规律,表明抗体检测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辅助新冠肺炎的诊断,对疑似病例的尽早确诊以及新冠病毒的真实感染流行情况调查大有帮助。

6月5日,南方医科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多单位合作,在《自然· 医学》在线发表题为《中国境内患者抗新冠病毒抗体的血清阳性率》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在3月9日至4月10日之间进行,针对来自刺突蛋白及核蛋白进行了IgM和IgG抗体验证试验。研究针对新冠肺炎的进展、血清阳性率以何种速率增加等情况进行调查,共对中国四个不同地理位置的17368名个体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

6月18日,重庆医科大学邱景富、陈娟和黄爱龙为共同通讯作者,在《自然·医学》在线发表题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的临床和免疫学评估》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描述了37名无症状个体的临床特征、病毒水平和免疫应答等情况。研究数据对支持延长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包括避免聚集、保持卫生、隔离高危人群和广泛检测等)提供了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