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信息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

学校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王志刚教授以他的“医学与文学”为题做客《缙云讲坛》

发布时间:2018-03-27阅读量:[]

阳春三月,桃李争妍。3月26日下午2点,重庆医科大学缙云讲坛第78讲在缙云校区阑園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坛邀请到我校附二院原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王志刚教授。他以“我的医学与文学”为题,为师生献上了一场异彩纷呈的人生启迪课。讲坛由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兼缙云校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李文淑主持,报告厅座无虚席,近300名师生到场聆听。

王志刚教授作为我校超声影像学研究所所长,在超声医学领域享誉中外,是我国超声分子影像学的重要开拓者、奠基人,先后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华超声杰出贡献专家”称号。同时,王志刚教授笔名王雨,自青年时代开始文学创作且成绩卓著,先后出版《填四川》《开埠》《碑》《水龙》《飞越太平洋》《血缘》《车神》《长河魂》等长篇小说,创作拍播《年轻的朋友》《嘉陵江边的小屋》等多部影视剧。现任重庆市作协荣誉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先后获得四川省文学一等奖、重庆市文艺奖、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

王志刚教授首先从自己的人生经历讲起,给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学医”与“从文”的人生际遇,他强调医学是他的主业、专业和看家本领,文学是他的爱好和兴趣,是休息调整自己的一种方式。他接着以科普的形式介绍了他在超声分子影像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知识之外,有一颗创新的心,一个思考的脑,成为一个健全的医者。最后他详细讲述了自己的“立医从文”的创作经历,讲述了《年轻的朋友》《水龙》《填四川》《开埠》《飞越太平洋》等作品的创作故事,分享了文学创作带给他的喜悦与幸福。他强调,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文化快速消费的时代,学医与从文都要耐得住寂寞,都要认真体味和观察生活,都要多读书、读好书。最后,王教授还现场解答了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关于“如何进行小说创作”“如何选择一本好书”等问题,得到了同学们的共鸣。

王教授的讲座亲切平实、幽默风趣,以一位长者的身份,带领大家走进了一位文学家的大千世界,走进了一个医者的“精彩人生”。在热烈的掌声和感叹声中,缙云讲坛第78讲圆满落下帷幕。

                                 缙云校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