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信息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

学校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澳大利亚皇家化学研究所院士、科学院院士Mark von ltzstein受聘我校荣誉教授

发布时间:2024-05-10来源: 党委宣传部 外事处 科研处 阅读量:[]

5月10日上午,澳大利亚皇家化学研究所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美国化学学会和纽约科学院会员Mark von ltzstein教授和JP医疗咨询公司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CEO)庞建宏教授应邀到访重庆医科大学,并受聘为学校荣誉教授、客座教授。

学校在袁家岗校区第二教学楼举行聘任仪式。校长黄爱龙,党委常委、副校长田杰,学校相关行政部门、实验室、科研团队负责人及学生代表参加仪式。田杰主持仪式。

黄爱龙在致辞中向不远万里来到重庆的Mark von ltzstein院士和庞建宏教授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重点介绍了学科建设、科研平台、人才引进、国际合作、附属医院等情况。黄爱龙指出,目前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加强国际化交流合作,共同孵化创新动能已成为推动发展的主要趋势,Mark von ltzstein院士是全球顶尖的医学专家,与学校感染病学团队和妇产科学团队有着良好的交流合作基础,双方共同学习探索世界的先进技术来推动相关领域发展,希望两位专家的到来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希望双方的合作产出更多具有国际性影响力的成果。

黄爱龙校长为Mark von ltzstein院士颁发荣誉教授聘书。

Mark von ltzstein院士表示,很高兴受聘为重庆医科大学荣誉教授,对学校的盛情邀请和亲切接待表示感谢。他说,黄爱龙校长提出国际科研合作的良好愿景正是自己所期待的,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只有跟全球的优秀科学家携手,才能实现更大的成就和突破。感染病是全球最大的致死病症之一,对其的探索和治疗任重道远,相信与重庆医科大学感染病学科研团队的合作将为这一领域产生突破性成果带来新的契机,希望继续加深双方的交流与理解,持续推进双方的合作站上新台阶。

田杰副校长为庞建宏教授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庞建宏教授对受聘为重庆医科大学客座教授表示荣幸和感谢,回顾了自己与学校的深厚友谊,介绍了双方共同推进国际化人才交流与科研创新的成果,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优秀重医人才到澳大利亚交流学习。

现场校领导还向两位专家赠送了由黄爱龙主译的《乙肝病毒猎捕记》。这本书由著名病毒学专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鲁克·布隆伯格所著,讲述了作者发现乙肝病毒、研发疫苗的故事,作者还将疫苗无偿捐赠给中国人民。以这本书作为礼物,体现了我校推进科研国际合作的强烈意愿,彰显了科学家为世界人民健康福祉无私贡献的崇高精神。

下一步,由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牵头,将与Mark von ltzstein教授以我国病毒性传染病防治的重点需求为导向,发挥双方优势,在病毒性传染病防治领域的领军人才团队培养、学科建设、病原体精准检测技术开发、抗病毒药物开发、技术产品应用与成果转化、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深度融入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助力重庆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在随后举行的学术讲座上,Mark von ltzstein院士作了题为“The rise of glycoscience in providing new solutions to human diseases”的主题报告。黄爱龙主持讲座并介绍了Mark von Itzstein教授的成就,Mark von ltzstein院士是抗病毒和抗感染药物发现领域的世界领先科学家。他在流感病毒、轮状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生物化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是全球首个抗流感药物Relenza的发明者,该药物被认为是治疗或预防流感感染的关键性一线防御药物之一。Mark von ltzstein院士在糖科学方面,特别是在抗病毒及抗感染药物发现领域享有国际盛誉。其研究重点是碳水化合物科学,并致力于研发新一代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的药物。Mark von ltzstein院士也是格里菲斯大学糖组学研究所的创始人和前任所长,该研究所是南半球唯一的糖组学研究所,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顶级糖组学研究所之一。他在糖科学领域发表了大量文章及专利,并在澳大利亚和国际上建立了强大的对外合作关系。

Mark von Itzstein教授首先介绍了格里菲斯大学糖组学研究所,该研究所是世界上少有的专门研究糖组学的研究机构,也是澳大利亚首屈一指的多学科生物医学研究机构之一,致力于治疗影响全球的疾病,成为研发下一代药物、疫苗和诊断方法的世界领导者。接着Mark von Itzstein教授详细介绍了他们的部分研究工作:糖是生命体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存在于从哺乳动物到细菌乃至病毒的所有细胞或病原体的外层表面,并在细胞间、细胞与病原体之间的通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流感病毒表面具有血凝素(H)和唾液酸酶(N)两种蛋白,而其中的唾液酸酶是一种外糖水解酶,可切割覆盖在各种糖缀合物末端的α-酮糖苷连接的Neu5Ac残基,从而有助于病毒颗粒在上呼吸道的运动,以及从受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子代病毒粒子。基于该特性,Mark von Itzstein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采用糖类化学、结构生物学等多学科融合手段,构建了底物样Neu5Ac衍生物—4-deoxy-4-guanidino-Neu5Ac2en (zanamivir,扎那米韦),该化合物通过抑制病毒唾液酸酶活性,阻止流感病毒在呼吸道的传播,并使复制的新生病毒颗粒无法从感染的细胞释放,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Mark von Itzstein教授分享了最新科研情况,包括开发新型流感病毒抑制剂(例如Sulfonozanamivir等)、建立具有纤毛和黏液分泌细胞的分化HAE离体模型以及基于人类肺切片的PCLS模型等用于研究肺组织病毒感染。

Mark von Itzstein教授创新性的科研思维及其对科学研究的热忱、细致、严谨的态度,极大地鼓舞了在场师生的科研热情。报告结束后Mark von Itzstein教授针对师生的提问做了详细的解答,并和我校相关领域的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当前新药研发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本次报告展示了Mark von Itzstein教授课题组最新的研究进展,加强了重点实验室之间、研究团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今后国际化科研工作、研究团队进一步合作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编辑:蔡雨齐 涂念)